作者:C.H.Cramer,杨宝仁 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世界地震译丛》1996年第03期 页数:11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DZYC1996030040 DOC编号:DOCDZYC19960300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 为了测定弱运动场地响应的稳定性和试验土工技术测量预测场地响应的能力,在穿过加州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土耳基平地(Turkey Flat)场地效应试验区的一些场地,对经验转换函数和理论场地放大作用函数进行了比较。用傅里叶振幅频谱比方法,对给定场地测定了相对于基岩参考场地的观测场地响应。进行了两种单独的研究:剖面研究和特定场地研究。相隔2km的两个横跨谷地岩石的台站之间的表面基岩场地响应差异不超过30%。在剖面研究中,在距试验区的谷地上间隔100m的一些场地使用的探测器间隔为10和20m。跨过10m的探测器间隔,表面硬土场地响应可重复测得,差异不超过30%。在硬土场地响应中,对于20m的探测器间隔,存在偶尔出现的显著变化,在10~20Hz频带内可差2至3倍。在硬土场地响应中,对于探测器间隔为100m时存在系统的变化,在5~20Hz频带内相对于土层厚度的变化可差3至10倍。在土耳基平地发现了特定场地弱运动平均频谱比和其标准偏差,可用作硬土条件强运动转换函数的经验预测值。使用由计算机程序SHAKE得到的相对放大作用函数模拟了观测的转换函数。使用接近原地测量的阻尼值,比使.....。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