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帮策,李友荣 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出版:《化学传感器》1993年第02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XCH1993020100 DOC编号:DOCHXCH19930201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胆碱氧化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PDF+DOC1997年第02期 冯德荣,孙士青,朱思荣,王宁,葛淑兰 《电流型组织电极响应的数字模拟及实验验证》PDF+DOC1996年第03期 王氢,孔继烈,邓家祺 《电流型酶电极的电子转移机制》PDF+DOC1994年第03期 叶帮策,李友荣,徐萍 《以二茂铁为介质的谷氨酸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PDF+DOC1992年第04期 李友荣,储炬,李青山 《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4年第02期 李彤,姚子华 《有机磷农药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2年第06期 许翠玲,王改萍,胡胜水 《乙酰胆碱/胆碱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01年第06期 陈峻,林祥钦 《电流型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12年第02期 史光明,杨寅,王昱琳 《直接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9年第05期 张静,顾婷婷 《检测有机磷农药电流型胆碱酯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6年第02期 张淑平,单联刚,经媛元
  • 生物传感器以其生物活性分子识别作为基础,有严格的专一性、较高的灵敏度,且操作方便简单,在生物过程控制和医疗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生物传感器由于其生物活性成分的不同(如酶、细胞、细胞器、免疫物质、受体等)和传感方式的不同(如压电型、电流型、电压型、FET 型、光敏型、热敏型等)分成许多类型,但现在研究得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是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自从1962年 Clark和 Lyons 第一次提出“酶电极”概念以来,这种生物传感器发展迅速,已经从传统的第一代二次传感型电极,经过第二代一次传感型电极(1984,Cass et al),发展到第三代直接传感电极三代传感器的作用原理图见图1。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