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E·卢菲 ,康桂花 ,王朔忠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第S1期 页数:1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DKDX1988S10050 DOC编号:DOCDKDX1988S1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未来雷达的新技术——数字波束形成技术》PDF+DOC1985年第08期 薛富兴 《数字波束形成天线系统》PDF+DOC1988年第04期 姜新发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PDF+DOC1988年第S1期 A·C·C·王 ,邱文杰 ,谢处方 《相控陣雷达的波束形成方案》PDF+DOC1988年第S1期 J·R·沃林顿 ,邱文杰 ,谢处方 《雷达系統中的数字波束形成——评论》PDF+DOC1988年第S1期 B·沃德罗普 ,邱文杰 ,谢处方 《基于分布式和协同波束形成算法的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PDF+DOC2012年第11期 付兴武,刘亮亮 《基于广义秩模型的分数低阶协方差波束形成》PDF+DOC2014年第06期 宋爱民,邱天爽,王爱齐 《地波超视距雷达接收天线阵的波束形成网络》PDF+DOC2000年第03期 王新,楚兰英,邓维波 《观察方向差分约束波束形成器的Gram-Schmidt方法》PDF+DOC1995年第04期 杨平 《数字波束形成:明天雷达的新技术》PDF+DOC1988年第S1期 P·A·瓦伦丁洛 ,邱文杰 ,谢处方
  • 本文叙述了雷达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对排列在三角形栅格图上的天线阵元导出了一个有效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先将元分解成两个交叠的矩形栅格,可以实现三角形栅格的多波束相控扫描。然后,将相应的波束在一个类似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中蝶形运算的相位合成网络中合成。举例推导了栅瓣,并将它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相联系,还阐述了对有限角度范围可能达到的硬件功效。比较了几种数字波束形成变换。最后,介绍了一种混合波束形成器。其中一维为脉冲内模拟扫描(SWAP)波束形成,另一维为数字波束形成。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