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祥骝,陆耀桢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第01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XAJT1982010110 DOC编号:DOCXAJT19820101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ZMC-I型脉象换能器的设计》PDF+DOC1999年第04期 王贻俊,王劲松,蔡新吉 《ZMH-I型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PDF+DOC1990年第01期 汤伟昌,孙汉钧 《脉象仪的发展现状与思考》PDF+DOC2008年第05期 张晓然,李素香,张勤善 《寸口桡动脉助弯曲振动与管壁轴向张力》PDF+DOC1986年第01期 陈先农,罗致诚 《阵列式脉象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PDF+DOC2005年第08期 齐天华,刘继伟,高文秀 《双悬臂梁直径测量传感器性能分析》PDF+DOC2012年第06期 乔龙学,王伟刚,何姗,鲁阳 《指感压力可控的脉象信号采集装置》PDF+DOC2012年第03期 奚唐敏,陈典红,史红斐 《传感技术在脉诊中应用及脉象多属性特征检测探讨》PDF+DOC2010年第01期 曹东,易珺 《脉象检测中最大取脉压力和人体耐受安全值的研究》PDF+DOC2010年第04期 王晶晶,刘聪颖,贾新红,赵宇平,汤伟昌 《硅悬臂梁脉象传感器温度补偿》PDF+DOC2006年第04期 王丙利,李点美,王璐,杨志,温殿忠
  • 本文从皮肤感觉的生理特点、中医切脉的指法特点和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点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医切脉用传感器应加考虑的条件,给出了将这些条件结合一体的一种传感器初步实现方法,即气囊加压小区域多点脉象传感器,从动力学角度对由传感器和被测者寸口软组织所组成的“机-人”系统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和讨论.测试实例表明,小区域各点脉图不是均匀一致的,用气囊加压小区域多点传感器所拾取的脉象信息要比单点传感器所能拾取的脉象信息质真而量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