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裘佐霖 ,邵志常 单位: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出版:《舰船科学技术》1979年第09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CKX1979090030 DOC编号:DOCJCKX19790900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压电冲击波换能器》PDF+DOC1979年第01期 邵志常,裘佐霖 《对人体损伤的兵器噪声和冲击波的标准化测量》PDF+DOC2003年第01期 孙忠良,孙慧明,刘江,高岩 《测深仪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PDF+DOC2016年第05期 赵立震 《多层胶接结构检测用探头的研制》PDF+DOC1982年第04期 雷衍日 《燃气射流起始冲击波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PDF+DOC2000年第03期 徐强,李军 《Hg_2I_2声光器件换能器带宽及镀层厚度的确定》PDF+DOC2003年第12期 谢本亮,饶敏如 《基于ICP技术的炸药冲击波压力测定》PDF+DOC2012年第04期 朱满林,石成英,蔡星会,王效廉 《冲击波异常数据的分析》PDF+DOC2009年第06期 尤文斌,丁永红,王宇龙 《利用冲击波速度间接测试超压值的可行性研究》PDF+DOC2008年第03期 安建军,张志杰,王文廉 《基于单片机的冲击波探测处理系统设计》PDF+DOC2007年第20期 马文彪,张可佳,杨文亮,邓大新
  • 为了测量舰炮炮口冲击波超压——时间曲线,我们研制了一种上升时间为微秒量级、持续时间为毫秒量级的203(Ⅲ)型冲击波换能器。这种换能器在弹性压杆式换能器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其独特之处在于:1.采用匹配散射棒来代替弹性压杆;2.在晶片——匹配散射棒组件和外壳之间填充软质环氧树脂。这样,既缩短了弹性压杆的有效长度,又进一步改善了换能器的瞬态特性。经过反复标定和现场试验,最后经有关单位正式鉴定,证明这种换能器具有上升前沿陡和响应迅速等优点,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是比较好的。 本文介绍这种换能器的设计理论、结构型式和标定方法。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