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晓赫,Phadungsak Phongphonkit,籍海峰 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感光学会 出版:《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第05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KGH2011050050 DOC编号:DOCGKGH201105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 用荧光法来监视多个生理参数时,需要几个不同的荧光探针分子.这些探针分子要被同一波长激发,但是具有明显分离的、不同的发射波长.目前,大多数荧光探针只有小的斯托克位移(50—90 nm),从而限制了它们在多个物质同时检测上的应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子探针设计:受体-荧光分子1-间隔-荧光分子2(简称RFSF探针).该RFSF探针具有更大的斯托克位移,在对多个物质同时检测时,它可以用来与传统的探针互补.在我们合成的这个分子中,荧光1是萘,荧光2是蒽,这个分子可以用来检测氢质子。在没有氢质子时,萘被280 nm光激发,由于能量转移,在420 nm处观察到了蒽的微弱发射光。此斯托克位移是140 nm,远大于传统的荧光探针分子,比如萘甲基胺的60 nm。当加入氢质子时,蒽在420 nm的荧光增加.此结果表明,一代新的RFSF荧光探针分子可以与传统的探针分子同时用来检测金属离子、代谢物、蛋白质,以及不同的生物标记,它们为荧光检测提供了更广泛的探针分子的选择。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