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幻尧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9研究所;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年第03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DZDK2006030080 DOC编号:DOCDZDK20060300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反辐射无人机需求和效能分析》PDF+DOC2006年第03期 金国栋,卢利斌,方传中 《多点源抗反辐射攻击诱偏系统使用研究》PDF+DOC2012年第04期 苗秀梅,王隽,许海龙,周水楼 《一种左心室辅助装置流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PDF+DOC2016年第02期 王宗涛,靳立军,颜世平,傅泽粮 《多点源诱偏抗反辐射导弹连续攻击的效能分析》PDF+DOC2001年第03期 李昌锦,陈永光,李修和,焦逊 《诱饵诱偏无人机截获系统的仿真分析》PDF+DOC2006年第05期 赵军仓,侯宏伟,胡楚锋 《多架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分析》PDF+DOC2002年第02期 张元发,陈蓓,尹以新 《无人机分布式干扰对舰载雷达的压制效能分析》PDF+DOC2019年第10期 杨立永 《诱饵抗反辐射导弹技术分析》PDF+DOC2011年第01期 贾秋锐,孙媛媛,王铭伟 《考虑方向图的多点源诱偏效果仿真分析》PDF+DOC2009年第03期 朱沛,李侠,花良发,蔡万勇 《诱饵天线增益不一致对多点源诱偏效果的影响》PDF+DOC2008年第01期 朱沛,李侠,王中杰,杨学惠
  • 针对采用附加辐射源对抗反辐射无人机的应用场合,建立了反辐射无人机的攻击运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和算法在时间上的离散性和独立性,获取统计样本,在不考虑每次打击后的毁伤对能量分布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对反辐射无人机毁伤真正辐射源进行效能评估。通过对最典型的非相干两点源和三点源诱偏反辐射无人机的过程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着弹点的分布情况的仿真实验,明确了影响无人机毁伤敌方雷达的主要因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