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悦华,刘之景,李兴旺 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4年第10期 页数: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BJS2004100030 DOC编号:DOCYBJS20041000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纳米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03年第06期 任宏亮,何金田,梁二军,田臻锋 《碳纳米管及其修饰物对挥发性有机物气敏性的研究》PDF+DOC2006年第05期 方向生,郭淼,陈文菊,潘敏,陈裕泉,张孝彬 《用于SO_2气体检测的4A型分子筛掺杂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研制》PDF+DOC2015年第01期 张晓星,罗晨晨,唐炬 《场效应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1998年第10期 田敬民 《“电子皮肤”问世 能够感受到外部触摸》PDF+DOC2012年第01期 《基于随机共振的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的识别研究》PDF+DOC2009年第05期 吴莉莉,惠国华,郭淼,林爱英,陈裕泉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SnO_2/MWCNTs薄膜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PDF+DOC2009年第06期 林伟,黄世震,陈文哲 《金属粒子掺杂的多壁碳纳米管气敏性研究》PDF+DOC2009年第05期 方向生,刘伟庭,陈裕泉,潘敏,郭淼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响应机理研究进展》PDF+DOC2006年第S2期 牛莉,罗延龄,李利维 《基于碳纳米材料载体的氢气传感器》PDF+DOC 向翠丽,邹勇进,邱树君,褚海亮,孙立贤,徐芬
  •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在敏感性、选择性、操纵性等性能上,远胜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膜传感器。但由于受本征碳纳米管(纯净碳纳米管)吸附能力的限制,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能检测的气体种类很少。斯坦福大学的ShuPeng等人的实验发现,掺杂了B、N原子的碳纳米管第一次成功地检测出了CO和H2O分子。在详细阐述碳纳米管传感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用半导体杂质理论和离子对吸附模型对这一最新实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这种掺杂方法,很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检测范围小的问题。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