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媛媛,刘德立 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版:《生物技术通讯》2002年第01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WTX2002010180 DOC编号:DOCSWTX20020101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SPR生物传感器研究脂多糖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PDF+DOC2005年第02期 杨帆,崔小强,杨秀荣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PDF+DOC2003年第05期 程慧,黄朝峰,段子渊 《基于SPR生物传感器的免疫学检测》PDF+DOC2002年第04期 段媛媛,杨成丽,周建刚,夏应清,李安邦,范文韬,刘德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进展——BIACORE J 的应用》PDF+DOC2001年第02期 Rebecca L.Rich,David G.Myszka,章宗穰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PDF+DOC2006年第04期 唐晓艳,张洪友 《纳米材料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PDF+DOC2012年第01期 汪龙,丁世家 《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蓖麻毒素》PDF+DOC2011年第06期 刘文森,李吉平,许娜,邢丽杰,刘林娜,万家余,纪秋野,高宏伟 《五种SPR传感芯片的再生制备及其应用》PDF+DOC2009年第01期 欧惠超,姜浩,周宏敏,李磊珂,白林静,宋存先,罗昭锋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6期 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5期 翁璇,郑小林,杨军
  • 利用表面等离子模共振技术(SPR)进行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分析(BIA)已成为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中的一种先进的手段。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相比,它具有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实时监控等多项特点。利用这种新型研究手段对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医学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粗略概括了近几年来利用SPR生物传感器进行基础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其的改进,并简要分析了此项技术的优点以及发展前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