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鹏,王如竹,村上正秀 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出版:《》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WLXB2002060370 DOC编号:DOCWLXB20020603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超流氦中的热波实验研究》PDF+DOC1999年第03期 张鹏,王如竹 《新型超导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热波实验中的应用》PDF+DOC2000年第04期 张鹏,王如竹,村上正秀 《气固两相流表观发射率的实验研究》PDF+DOC2017年第03期 张瑞卿,杨定华,吕俊复,王启民 《超流氦噪声沸腾中温度振荡的瞬态测量》PDF+DOC2000年第06期 张鹏,村上正秀,王如竹 《HCR-1热导率自动检测仪的设计》PDF+DOC1999年第01期 王宏亮,傅维纲 《粉末导热系数实验》PDF+DOC 余和五,高建军,黄涛 《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非对称来流下激波串受迫振荡流动研究》PDF+DOC2011年第02期 曹学斌,张堃元 《Gardon型热流传感器隔热技术的优化》PDF+DOC2010年第02期 王超,梁庭,任勇峰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测热技术综述》PDF+DOC2014年第07期 孟松鹤,丁小恒,易法军,朱燕伟,解维华 《用热流探针测量激波速度》PDF+DOC2014年第05期 张仕忠,李贤,李进平,陈宏,俞鸿儒
  • 热波传热机制是超流氦传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小热流密度的情况下 ,超流氦中的热波完全保持加热热流的波形 ,热量的传输完全靠热波来完成 ;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到一定程度 ,会在超流氦浴中激发量子涡旋 .量子涡旋使热波发展成为热激波 .在开放氦浴中 ,热波的波形不同于狭窄通道里的热波 ,在热波的尾部会出现一个冷却波 ;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 ,冷却波的形状和幅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运用二流体模型和涡旋方程对超流氦中的热波进行了计算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 。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