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晓娅,赵伟伟,孙国宝,徐静娟,陈洪渊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 出版:《》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XXB2012130070 DOC编号:DOCHXXB20121300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2-(2-羟基-3-甲氧基苯基)-5-(1-羟甲基)C_(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DNA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05期 苑小宁,邱玮玮,李拂晓,谢丽清,徐飘扬,高凤,汪庆祥,高飞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十二醛复合材料的DNA电化学传感器》PDF+DOC2013年第04期 李拂晓,蔡细丽,郑成凤,王霞,高飞,汪庆祥 《DNA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1998年第02期 李月娟 《DNA浓度及序列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PDF+DOC2003年第05期 叶永康,鞠熀先 《电化学DNA传感器》PDF+DOC2011年第01期 周殿明,吴一丹,刘佩,陈翠花,蒋健晖 《纳米级金微粒在DNA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02期 鲁卫平,周元国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PDF+DOC2008年第08期 栾崇林,程顺喜,蒋晓华,马文石 《DNA损伤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PDF+DOC 吴一萍,郭良宏 《高灵敏度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构建》PDF+DOC2013年第06期 李安然,田裕春,姜铁民,陈历俊,赵长新 《DNA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 仵博万
  • 利用纳米金膜(GNF)和稳定的Y型DNA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选择性和较低检测限的DNA传感器.首先将金电极快速氧化后还原制成GNF,利用Au—S键将捕获探针DNA(c-DNA)有效地固定到GNF电极表面,在目标物存在的情况下,将其与标记有亚甲蓝(MB)的指示探针(r-DNA)杂交形成Y型结构.利用GNF独特的纳米性质和形成的Y型DNA结构特点,使MB接近GNF,从而提高了电子传递速率,以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实现DNA特定序列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2~1.0×10-9mol/L,检测下限为2.4×10-13mol/L.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本方法提高了选择性,减小了背景电流.此外,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