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海峰,闫云聚,吴子燕 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郑州机械研究所 出版:《机械强度》2011年第06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XQD2011060060 DOC编号:DOCJXQD20110600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扭转弹性波主动控制中传感器和二次源的优化布置》PDF+DOC2000年第10期 舒歌群,郝志勇 《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PDF+DOC2008年第02期 吴丹,吴子燕,杨海峰,覃小文 《创意无极限》PDF+DOC 《轴系中扭转弹性波的主动控制研究》PDF+DOC2000年第04期 郝志勇,舒歌群 《用声表面波传感器进行压力和温度测量》PDF+DOC1984年第S1期 D.Hauden,S.Rousseau,G.Jaillet,R.Coquerel,谢蔚文 《润扬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策略》PDF+DOC2005年第05期 缪长青,李爱群,韩晓林,李兆霞,吉林,杨玉冬 《拱结构模态测试中传感器优化配置》PDF+DOC2011年第02期 赵俊,聂振华,马宏伟 《基于能量系数-有效独立法的桥梁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PDF+DOC2010年第11期 杨雅勋,郝宪武,孙磊 《特高压输电塔双向动态监测传感器的优化布置》PDF+DOC2010年第01期 杨溥,刘遥,刘纲,黄宗明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PDF+DOC2014年第05期 王赫,张焕,康岳江
  • 由于结构存在阻尼现象,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信号强度必然会随传播距离而衰减。据此提出弹性波极限传播距离与传感器极限布置间距概念,考虑到在高频率处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结合经典回传射线矩阵法,提出使用局部散射矩阵确定结构损伤检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将其应用到传感器优化算法中。针对指定检测系统,以桥梁结构Benchmark模型为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