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昌,韩小波,姜永辉,巴德纯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出版:《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年第02期 页数:1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NCQ2011020150 DOC编号:DOCGNCQ20110201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进展》PDF+DOC1997年第02期 蔡晔,葛忠华,陈银飞 《SnO_2复合薄膜甲烷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0年第06期 李建昌,韩小波,韩娜,巴德纯 《新型石墨烯气敏传感器发展现状及展望》PDF+DOC2016年第01期 冯文林,邓大申,秦祥 《WO_3/CaAl_2O_4复合敏感膜的制备及其对一氧化碳气体的检测》PDF+DOC2018年第08期 冯路桥,杨晓占,李雪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nO_2气敏传感器》PDF+DOC1996年第02期 田敬民 《气敏传感器》PDF+DOC1996年第03期 高国伟 《声表面波气敏传感器敏感薄膜厚度的研究》PDF+DOC2009年第04期 李淑红,赵启大,廖同庆,廖继平 《气敏阵列及其应用》PDF+DOC2006年第04期 陈铿,史永刚 《氧化锌气敏传感器性能的改善及在民航系统的应用》PDF+DOC2014年第21期 李酽,刘敏,刘金城,吕潭 《碳纳米管修饰银改性铁酸镧甲醛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PDF+DOC2013年第14期 张裕敏,林毓韬,张瑾,朱忠其,刘强,柳清菊
  • 气体传感器的核心介质为气敏薄膜,而薄膜本身的特性有关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薄膜微观结构如晶粒尺寸、膜厚、空隙率和有效表面积等方面。溶胶-凝胶法由于有方法简单及成膜温度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微纳结构与气敏机理进来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最佳的晶粒尺寸约为10nm,最佳膜厚约为110 nm。在晶粒尺寸控制方面,通过控制煅烧温度与时间及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可有效优化晶粒尺寸提高灵敏度。最后,从能带结构角度总结了气敏传感器的电学特性及荷电传输机理,讨论了热电子发射理论和电子隧穿理论起主导作用时的薄膜微纳结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