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文军,雷湘鄂,黄江 单位:长江大学 出版:《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第06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HSX2010060750 DOC编号:DOCJHSX20100607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微地震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法》PDF+DOC2003年第06期 逄焕东,姜福兴 《微地震监测系统在归来庄矿的应用》PDF+DOC2016年第12期 赵亚军,王海浪 《微地震监测中传感器的埋置误差校正》PDF+DOC2004年第03期 逄焕东,张兴民,姜福兴 《微地震监测技术探究》PDF+DOC2012年第04期 唐春华,顾广庆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微震源分层定位方法》PDF+DOC2009年第04期 陈炳瑞,冯夏庭,李庶林,袁节平,徐速超 《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位置微地震探测》PDF+DOC2008年第04期 王作棠,付振坤,焦景立,李德华,霍礼文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研究》PDF+DOC2008年第05期 裴琳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深部岩体稳定性监测探讨》PDF+DOC2015年第09期 周训兵,蔡立勇 《岩体失稳的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化技术研究》PDF+DOC2015年第10期 周训兵,张百清 《矿山微震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PDF+DOC2013年第20期 刘俊,吕顺,吕垒
  • 储层压裂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低渗透油气藏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压裂产生的微地震可提供裂缝扩展过程的重要信息,准确监测微地震对于评价压裂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介绍检测压裂微地震的3种主要监测方式:地面监测方式、井下监测方式和井口监测方式。阐述3种监测方式中传感器的布置特点,分析了计算微地震源位置的走时方程,讨论了3种监测方式的优势和缺点,最后对微地震监测的现场实践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