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捷,梁大开,万艳,曾建民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第06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NJHK2009060020 DOC编号:DOCNJHK20090600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SPR的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与实验》PDF+DOC2009年第07期 蒋学华,孟庆民,张明 《新型双通道可选择性SPR光纤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7年第03期 李文超,何家欢,李志全,王亚娟,冯丹丹,顾而丹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固化监测的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00年第06期 邱浩,温卫东,梁大开,杨红,陶宝祺 《基于SPR光谱分析的液体折射率测量研究》PDF+DOC2006年第04期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 《SPR传感器理论模型的仿真研究》PDF+DOC2005年第05期 刘国华,张维,牛文成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用于固化监测的研究》PDF+DOC2002年第06期 邱浩,梁大开,张焕春,经亚枝,程广旭 《应用于折射率检测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01年第01期 邱浩,梁大开,温卫东,杨红,陶宝祺 《影响光纤SPR传感器性能的几个因素》PDF+DOC2010年第05期 孟庆民 《SPR技术用于吸收介质的折射率虚部检测》PDF+DOC2013年第10期 张颖颖 《基于Matlab的定角度SPR传感器仿真》PDF+DOC2013年第11期 孙玉锋,邢砾云,崔洪亮
  • 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相位调制的新型光纤传感模型。根据光波导理论和多层反射理论,构建了涉及多个共振激励参量的理论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共振相位调制型SPR效应激励机理和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入射光波长、纤芯折射率和金属膜介电常数实部绝对值增大,均会导致相位跃变所对应的液体折射率检测范围向高折射率方向发生偏移;而入射光角度和金属膜虚部逐渐增大,将会引起所对应的相位调制灵敏度逐渐退化。因此通过选择共振激励参量,可以实现对折射率检测范围和灵敏度的有效调节。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