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国勋,纪新明,周嘉,包宗明,鲍敏杭,黄宜平 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东南大学 出版:《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第08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JS2008080130 DOC编号:DOCCGJS20080801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侧边抛磨单模光纤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PDF+DOC2015年第05期 冯信洁,毛培玲,陈小龙,罗云瀚,彭水华,陈超英,王芳,唐洁媛,余健辉,张军,卢惠辉,陈哲 《光子晶体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9年第11期 焦卓隆,黄超,魏杰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PDF+DOC2020年第04期 王校辉,陈功,董志强,朱志刚,陈诚 《高灵敏度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PDF+DOC2020年第04期 魏方皓,张祥军,唐守锋 《光子晶体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PDF+DOC 宋萌 《光子晶体传感技术在临床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PDF+DOC2019年第06期 徐天依,宁保安,刘颖 《基于金纳米层的微结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PDF+DOC2011年第01期 郑龙,张霞,施雷,高静,马会芳,黄永清,任晓敏 《微孔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分析》PDF+DOC2011年第02期 关春颖,苑立波,史金辉 《砷化镓石墨点阵柱状光子晶体传感器的应力特性》PDF+DOC2010年第11期 李岩,傅海威,甄艳坤,李晓莉 《基于可见光波段的L3光子晶体谐振腔集成微流槽折射率生物传感器》PDF+DOC2013年第01期 曹暾,覃开蓉,闫卫平
  •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效应的红外辐射源,该辐射源基本结构为Si-SiO2(650nm)-Cr(100nm)-Au(800nm),并在Au表面刻蚀5μm的周期性排列的圆孔。设计加工了几种不同的结构,包括三种不同的圆孔间距即晶格常数:6μm,7μm,和8μm;四种占空比(圆孔直径与晶格常数之比):3/8,4/8,9/16和11/16;以及三种圆孔排列方式:正方形排列,六边型排列,和带规则缺陷六边型排列。本文采用红外傅立叶测量设备对辐射源进行测试分析,通过该辐射源的红外反射谱表征其辐射性能,并利用FDTD软件进行模拟,和实验数据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得出了红外辐射源反射谱波谷位置即SPR共振峰位置,波谷强度即SPR共振峰强度与不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辐射源SPR共振峰位置基本与圆孔间距即晶格常数成正比,正方型排列基本接近于1:1,而六边型排列基本接近于3/2;常规六边型排列比带缺陷六边型排列和正方型排列具有更窄的半波宽和更大的SPR共振强度;随着占空比变大,该辐射源.....。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