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灵娜,崔维鑫,裴云天 单位: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光电工业总公司 出版:《光学技术》2007年第S1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XJS2007S10770 DOC编号:DOCGXJS2007S107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参数选择》PDF+DOC2011年第11期 樊巧云,李小娟 《紫外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及其鬼像分析》PDF+DOC2016年第01期 朱杨,张新,伍雁雄,张建萍,史广维,王灵杰 《星敏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PDF+DOC2016年第01期 梁斌,朱海龙,张涛,仝玉婵 《星敏感器星点定位系统误差补偿》PDF+DOC2015年第03期 姜亮,张立国,张星祥,任建岳 《简单光学系统的宽光谱点扩散函数估计》PDF+DOC2019年第06期 郑云达,黄玮,潘云,徐明飞,贾树强,张晓菲,卢勇男 《国外简讯》PDF+DOC1991年第05期 《国外产品介绍》PDF+DOC1982年第03期 《基于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参数确定》PDF+DOC2004年第06期 董瑛,邢飞,尤政 《星敏感器遮光罩的优化设计》PDF+DOC2010年第04期 廖志波,伏瑞敏,宗肖颖 《分布孔径红外系统及其新进展》PDF+DOC2007年第14期 张渊
  • 基于对恒星星表V/50的统计,在确保一定捕获概率的前提下,确定了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和所能探测的极限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所选用的STAR-250CMOS探测器的性能,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前提下,确定了光学系统的通光孔径、焦距、工作光谱范围和中心波长、弥散元大小等主要参数。以改进双高斯型结构为初始结构,在ZE-MAX平台上实现了具有良好像质的大孔径(F/1.198)、大视场(22.6°)、宽光谱范围(0.5μm~0.8μm)的光学系统的设计,满足了对弥散斑、能量集中度等的特殊要求。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