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爽,任小元,王爱民,王俊杰,郅银周 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四川省核学会 出版:《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第02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QJGY2015020180 DOC编号:DOCQJGY20150201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调相谱检测技术下谐振式光纤陀螺实验研究》PDF+DOC2006年第03期 张旭琳,马慧莲,周柯江,金仲和 《一种新型谐振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原理分析》PDF+DOC2003年第03期 曾雪飞,陈海燕,刘永智 《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PDF+DOC2000年第02期 周世勤 《光纤传感器市场》PDF+DOC1989年第05期 Mane-Helene du Chastel,Richard Mack,吉开基 《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分析》PDF+DOC2006年第07期 王新龙,杜宇,丁杨斌 《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应用(英文)》PDF+DOC2013年第01期 王义平,廖常锐,周江涛,刘颖洁,李正勇,钟晓勇 《二氧化硅光波导环形谐振腔的背向散射特性》PDF+DOC2010年第01期 马慧莲,鲍慧强,金仲和 《谐振式光纤陀螺环形谐振腔的偏振问题》PDF+DOC2009年第08期 张旭琳,周柯江 《谐振式光学陀螺中的偏振波动及其影响》PDF+DOC2009年第06期 张旭琳,周柯江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PDF+DOC 尹林,杨熠
  • 实现了使用光子带隙光纤的一体化谐振式光纤陀螺方案,设计并制作了谐振腔中基于微光学结构的耦合器。实验测得制作的谐振腔清晰度为3.7。搭建了基于该谐振腔的陀螺系统,并对其主、次偏振态的谐振曲线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测得该系统60s零漂为2.45(°)/s,及1h长期稳定性为7.11(°)/s。同时,实现了对应陀螺输出±50(°)/s(积分时间10s)及±100(°)/s(积分时间10s)的模拟转速实验,验证了该陀螺系统的Sagnac效应。分析得到耦合损耗是影响该陀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验证了该谐振腔结构具有应用于陀螺系统的可行性,为谐振式光纤陀螺性能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参考。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