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亦春,郭泉,吕君,滕鹏晓 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出版:《》 页数:1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WLXB2014130320 DOC编号:DOCWLXB20141303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广域次声传感器网络的地震本地次声波监测》PDF+DOC2014年第12期 郭泉,杨亦春,吕君,滕鹏晓 《大气中一种低频次声波观测研究》PDF+DOC2010年第02期 林琳,杨亦春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PDF+DOC2017年第06期 杨庆生,丁浩亮,夏雅琴 《基于LabVIEW的次声波测试系统》PDF+DOC2005年第01期 臧春喜,郭彦懿,白春华,吴建星 《基于次声波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PDF+DOC2013年第04期 陈池,赵会军,姜岩,彭浩平,赵书华 《次声波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优化》PDF+DOC2012年第07期 武伟强,赵会军,江光世,王小兵,周宁,王树立 《基于薄膜动圈式的次声波监测装置设计》PDF+DOC 黄贞,李栋宇,黄广华,韦杰 《简易次声检测装置的研制》PDF+DOC2010年第08期 肖俊,杨良信,沈文彬 《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PDF+DOC2007年第S1期 牛兰杰,李京华 《基于ARM9的次声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设计》PDF+DOC2007年第09期 夏雅琴,孙学波,刘程艳,陈维升
  • 研究了一种在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次声波,揭示其与地震发生的空间、时间、强度的对应关系.利用CASI-ICM-2011型次声测量传感器在一系列Ms6.0级以上大地震发生前2周以内检测到的一种频率范围0.001 Hz至0.01 Hz的次声波,其特征有:幅值范围50 Pa至200 Pa,持续时间0.5 h至4 h,传播速度10 m/s至30 m/s,震级越高信号越强.通过建立广域次声传感器网络,成功定位了芦山地震前4天出现的异常次声波,以及巴基斯担地震前12天出现的异常次声波.通过对8年时间连续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这类次声波的出现规律.同时,对其产生机理提出了大地起伏激发次声波的假设,进行了理论论证,并用智利地震测量信号和玉树地震测量信号证明S波可以激发出本地同振的次声波.文中所列举的数个震前异常次声信号的观测结果对于地震预测的信息获取具有参考价值。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