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鑫麟,肖光宗,张斌,傅杨颖 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版:《中国激光》2013年第10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JZZ2013100400 DOC编号:DOCJJZZ20131004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5年第05期 雷菊华,杨宏 《北京饮冰科技有限公司》PDF+DOC2016年第42期 雪莲,周永刚,冯晖,池宇,张北虹 《新型双通道可选择性SPR光纤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7年第03期 李文超,何家欢,李志全,王亚娟,冯丹丹,顾而丹 《一种基于双模干涉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PDF+DOC2020年第04期 王钧,杨树 《硅压阻式传感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PDF+DOC2000年第02期 朱目成,夏季,张立红,刘强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I:基本原理》PDF+DOC2000年第04期 赵晓君,陈焕文,宋大千,牟颖,张寒琦,金钦汉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软件包在改善传感器性能中的应用》PDF+DOC 李卫平,刘君华,周金林,雷大宇,张  《影响光纤SPR传感器性能的几个因素》PDF+DOC2010年第05期 孟庆民 《神经网络技术在称重传感器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05期 杨青锋 《基于泛布尔代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PDF+DOC2008年第08期 李彬,何昱
  • 建立了基于波长调制的Kretschmann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系统中整形光路和探测光斑直径与会聚角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探测光束会聚角对SPR传感器共振波长、共振曲线半峰全宽和共振峰深度的影响。随着探测光束会聚角的减小,共振波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半峰全宽减小,共振峰深度增大,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增强,系统分辨率提高。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考虑会聚角时实验与仿真结果符合得较好;会聚角从0.8°减小到0°时,共振波长从662nm减小到623nm,共振曲线半峰全宽从157nm减小到117nm,共振峰深度从70.5%增大到93.3%。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