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佳莉,钱韶红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出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年第03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RBH2017030250 DOC编号:DOCYRBH20170302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手机的唾液葡萄糖无线检测技术研究》PDF+DOC2011年第05期 李晶晶,于洋,吕勇强,刘静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PDF+DOC2008年第09期 高盐生,董江庆,李兰扣 《可穿戴式持续葡萄糖监测设备的研究现状》PDF+DOC2020年第04期 徐晓慧,李晖,王彬,曾冬冬 《有植入使用可能的二茂铁介质葡萄糖传感器》PDF+DOC1987年第01期 孙秀兰 《微电极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PDF+DOC1988年第06期 虞惇 《纳米结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1年第35期 吴何珍,褚道葆,陈忠平,尹晓娟 《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PDF+DOC2007年第12期 刘剑,刘红敏,杨庆德,姜利英,田青,蔡新霞 《基于小波去噪的神经网络软测量在血糖浓度估计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09期 刘国海,谢志斌,丁煜函 《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传感器》PDF+DOC1995年第04期 袁启明 《硼酸盐聚合物层数对表面等离子共振谱葡萄糖浓度测量的影响》PDF+DOC2013年第01期 栗大超,杨佳,伍鹏,朱芮,王博,林园,徐可欣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末端指尖采血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近年来诸多研究致力于实现葡萄糖监测的实时性和无创性,依托泪液良好的稳定性及易获取性,泪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部分研究表明泪糖与血糖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同时泪糖较之血糖的改变有一定的延时性。泪糖监测的精准性主要受泪液分泌量、泪糖含量、泪液成分影响。目前对泪糖的在体监测原理主要分为电化学和物理光谱2类。电化学方法主要依托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电流,物理光谱又可分为荧光光谱和光子晶体2大类。本文总结了泪糖监测的不同方式的研究进展。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