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阔,孙名佳,吴玉亮,朱铁军 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出版:《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第15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XXB2016150220 DOC编号:DOCJXXB20161502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华中热补偿系统在加工中心上的应用》PDF+DOC2020年第04期 罗海军,邓永强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实验平台的设计》PDF+DOC2016年第09期 郭丰,刘康,王江,张志鹏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和灰色理论的机床热误差补偿研究》PDF+DOC2016年第12期 丁群燕,曾鑫 《基于热模态分析的主轴热误差鲁棒性建模》PDF+DOC2015年第02期 杨昌祥,王立坚,何川,卢红星,杨建国 《机床主轴热误差的累积法建模研究》PDF+DOC2016年第08期 袁江,周成一,邱自学,沈亚峰,邵建新 《数控机床热误差测试中的温度传感器研究》PDF+DOC2014年第02期 姚晓栋,杨建国,罗文君,薛波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及其应用》PDF+DOC2006年第01期 张宏韬,曹洪涛,沈金华,李永祥,杨建国 《数控机床热误差特性分析》PDF+DOC2015年第08期 苗恩铭,高增汉,党连春,苗继超 《基于labview的热变形误差计算及补偿方法》PDF+DOC2014年第05期 任景平,孟立凡,窦超 《基于因子分析和贝叶斯估计的机床热误差建模》PDF+DOC2013年第09期 代贵松,杨建国,朱小龙
  • 分析了目前常见的进给轴热误差补偿方法的缺点,如需要多个温度传感器、模型的鲁棒性较差等。提出一种基于无温度传感器的、强鲁棒性的机床进给轴热误差补偿方法,在恒温环境下实现对运动生热导致的热误差的补偿。给出了热误差模型的推导过程以及应用ISIGHT平台进行参数优化的过程。热误差模型基于摩擦生热、热传导和散热机理实时预测滚珠丝杠的温度场,以实现预测并补偿丝杠热误差的目的。在一台立式加工中心VMC850上对x、y、z轴进行了热误差测试并给出了模型的仿真效果。在另一台立式加工中心VMC850上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了热误差补偿前后的对比试验和加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热补偿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稳定性和强鲁棒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