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超,孟晓云,朴瑞琦,赵晶晶,李志全,童凯,顾而丹 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第02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UAN2016020670 DOC编号:DOCGUAN20160206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PDF+DOC2017年第04期 许春华 《基于适配体-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生物传感技术及应用》PDF+DOC2017年第08期 杜斌,童朝阳,刘志伟,穆晞惠,丁志军,曹韡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生物传感器的历史、现状与前景》PDF+DOC1999年第02期 蔡强,李翔,陈裕泉 《SPR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DF+DOC2005年第11期 刘国华,常露,张维,邝丽丽,尹文武,牛文成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其在食物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2年第15期 周健文,李欣,陈红兵,张华铮,高金燕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6期 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微/纳米马达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PDF+DOC 于晓平,吴洁,鞠熀先 《基于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15期 徐华,顾大勇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牛奶中的朊蛋白》PDF+DOC2010年第04期 王雄,万家余,李吉平,徐静,吴松波,高宏伟 《生物传感技术在动物疫病检验中的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08期 陶菡,张义明,韩莉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由Ge_(20)Ga_5Sb_(10)S_(65)-钯-石墨烯分子-生物分子四层结构构成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当生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引起生物分子层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反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的偏移。在此基础上,根据传输矩阵法推导了传感器的输出光谱,重点讨论了本文提出的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在灵敏度、分辨率、动态检测范围以及检测信号信噪比方面取得的进展。另外,通过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辅助介质层石墨烯厚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近红外光作为提出的传感器的入射光,分析了在近红外区域传感器性能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单层石墨烯分子使传感器性能达到最佳;反向表面等离子共振峰强度约为入射光强的80%~90%,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具有较大的信噪比;在可见光区域,当入射光波长为632.8nm时,提出的反向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分辨率是基于SiO_2棱镜耦合反向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1.9倍,是传统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3.5倍,提出的传感器的动态检测范围约是现有传感器的2倍;利用Ge_(20)Ga_5Sb_(10.....。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