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小月,李一博,靳世久,边旭 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 出版:《振动与冲击》2016年第14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DCJ2016140250 DOC编号:DOCZDCJ20161402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声源定位问题研究及误差分析》PDF+DOC1999年第05期 徐彦廷,李伟,戴光,孙茂成,于江林 《基于声传感器的目标定位系统设计》PDF+DOC2015年第09期 范海斌,祝忠明,万宇,李灿 《强噪声干扰条件下的水下弱声源定位技术》PDF+DOC2020年第03期 郑胜家,郑文杰,舒剑 《完全分布式无线传感网中的声源定位与跟踪》PDF+DOC2019年第06期 冯玉武,胡国华,洪蕾,段惠敏 《高精度光纤定位传感器》PDF+DOC1991年第04期 王永华,吴宏,林其骏 《1种提高变压器UHF局部放电信号时延精度的统计方法》PDF+DOC2005年第04期 唐志国,王德玲,李成榕,李君,李金忠 《惯性导航系统INS与GPS系统的组合应用》PDF+DOC2003年第04期 王宝阔 ,丁宏才 《线列阵亚声速声电定位装置的研究》PDF+DOC2011年第03期 肖军,李科,张辉 《一种基于空时联合约束的相对定位方法》PDF+DOC2009年第04期 徐卫明,暴景阳,陆建华 《基于被动声定位的弹着点精确定位方法》PDF+DOC2008年第06期 杨轲,田丹,林晓东
  • 波束形成是一种较成熟的声源定位算法,已被成功应用于大型混凝土等结构的健康检测[1],但该方法多用于主动检测或对突发性信号的被动检测。波束形成算法将被用于对连续性声信号的被动检测及源定位,利用L型传感器阵列,通过在1 m×1 m×2.5 mm的镁铝合金平板上实施实验,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研究阵列与泄漏源之间的距离对基于波束形成算法的声源定位技术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将为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阵列的布局提供参考数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