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方,张万良,段勇,熊晨熙 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 出版:《船舶力学》2019年第04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BLX2019040130 DOC编号:DOCCBLX20190401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考虑扰动输入/性能输出分布时作动/传感器配置优化》PDF+DOC2007年第01期 王锋,唐国金,李道奎 《压电板自适应独立模态控制初探》PDF+DOC2000年第S1期 姚军,李岳锋,周苏枫 《振动工程中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PDF+DOC1999年第02期 李俊宝,张景绘,任勇生,张令弥 《支架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PDF+DOC1998年第02期 田晓耕,张元冲,沈亚鹏,陈儒 《压电自感知悬臂梁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PDF+DOC2004年第01期 王波,殷学纲,黄尚廉 《一种新型自感知作动器及其应用》PDF+DOC2003年第02期 王波,殷学纲,黄尚廉 《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PDF+DOC2012年第10期 郝慧荣,白鸿柏,李冬伟,刘树峰 《压电材料传感器在悬臂梁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试验研究》PDF+DOC2012年第02期 夏鹏飞 《空间智能桁架作动器/传感器位置优化中的遗传算法应用》PDF+DOC2007年第02期 曾光,李东旭 《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研究》PDF+DOC2007年第04期 王威远,魏英杰,王聪,邓年春,邹振祝
  • 文章围绕智能结构水下振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搭建Abaqus-Matlab联合建模平台,得到水下智能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基于能量传递的优化准则,在频段为0~600 Hz处,对比可选传感器及作动器位置区域的可控、可观度的大小,由此获得了传感器/作动器的最佳粘贴位置。最后通过相同激励信号下,不同配置位置的水下压电智能圆柱壳振动能量传递的大小,验证了优选位置的合理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