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钦礼,李亮,刘金亮,胡筱敏 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 出版:《环境工程》2019年第08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JGC2019080170 DOC编号:DOCHJGC20190801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PDF+DOC2015年第01期 张宏伟,郑雅文,王捷,郭幸斐 《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在BOD检测中的应用进展》PDF+DOC2008年第06期 佟萌,杜竹玮,李顶杰,李浩然 《水质监测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进展》PDF+DOC2016年第01期 杨鑫斌,易越,付玉明,谢倍珍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PDF+DOC 宋荣斌,张剑荣,朱俊杰 《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7年第23期 马永梅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多元生物质生物产电研究进展》PDF+DOC2010年第10期 冯玉杰,王鑫,李贺,杨俏,曲有鹏,史昕欣,刘佳,何伟华,解明利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07年第01期 詹亚力,张佩佩,闫光绪,王嘉麟,郭绍辉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毒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7年第05期 王洁芙,牛浩,吴文果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PDF+DOC2007年第03期 詹亚力,张佩佩,闫光绪,郭绍辉 《高盐度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压与底物有机物浓度相关性研究》PDF+DOC2015年第07期 付国楷,雷莉,张智,吴越
  •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可用的原料广泛,其广泛应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难降解废物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介绍了MFC的原理,并结合其发展趋势阐述了MFC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电池构型、底物种类、电极材料和阳极微生物。此外,综述了近些年的MFC应用进展,具体涵盖污水处理、MFC与其他技术耦合以及MFC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最后展望了MFC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对传统交换膜进行改造,或寻求膜替代材料;开发具有低电阻、抗腐蚀、高孔隙率以及高比表面积的新型阳极材料;加强MFC与其他技术耦合以及改善MFC传感器响应时间和灵敏度等措施。可为今后MFC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