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婷婷 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出版:《生物化工》2017年第06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WHG2017060240 DOC编号:DOCSWHG20170602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05期 周艳,蔡怡珊,郑晖,宋良萍 《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过敏原的研究进展》PDF+DOC2017年第11期 叶璟,周海鹰 《基于目标物循环放大和DNA分子机器的电致化学发光microRNA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6年第03期 蒲楠平,张璞,卓颖 《基于DNA适配体的荧光生物传感器》PDF+DOC2020年第06期 董亚非,胡文晓,钱梦瑶,王越 《几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18年第02期 霍修楠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上的应用》PDF+DOC2004年第05期 李 燕 《水溶性蓝光发射金量子点灵敏检测L-半胱氨酸》PDF+DOC2013年第02期 吴玉芹,陈金龙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PDF+DOC2009年第03期 游春苹,吴正钧,王荫榆,孔继烈,刘宝红,郭本恒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PDF+DOC2015年第06期 陈玉,徐方平,刘艳辉 《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4年第29期 肖正凤,陆璐,马珂珂,钱云霞,王文珍
  • 传统荧光生物传感器存在检测能力不强、稳定性差的问题,使得生物传感器的推广、使用受限。纳米技术的出现促进了荧光传感器的发展,使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能力大大提升,具备高灵敏度、反应灵敏、专一性强、检测程序简单等特点,因此近年来纳米荧光生物传感技术发展迅猛。本文分别概述了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通过现有的科研成果展示了当前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技术发展水平,着重分析并比较了当前生物传感器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近年来纳米技术科研水平的提升,基于纳米技术设计的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体系在设计、制备、空间结构、性质及实用性方面的综合提升作用,为新型选择性检测、定向检测提供了解决途径并展望了未来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