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剑锋,李天斌,马春驰,张航,韩瑀萱,周雄华,姜宇鹏 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版:《岩土力学》2019年第11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TLX2019110330 DOC编号:DOCYTLX20191103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微震源分层定位方法》PDF+DOC2009年第04期 陈炳瑞,冯夏庭,李庶林,袁节平,徐速超 《微震监测技术及其在煤矿的应用现状与展望》PDF+DOC2017年第S1期 李楠,王恩元,GE Mao-chen 《基于高密度台阵的小尺度区域微震定位研究》PDF+DOC2017年第04期 贾宝新,贾志波,赵培,陈扬 《煤矿井下微震震源高精度定位研究》PDF+DOC2016年第12期 程久龙,宋广东,刘统玉,胡宾鑫,王纪强,王金玉 《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PDF+DOC2017年第08期 王泽伟,李夕兵,尚雪义,董陇军,刘栋,周勇勇 《基于阵列分析的传感器布设效果研究》PDF+DOC2019年第07期 朱自强,吴顺川,刘洋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二维目标覆盖的改进方法》PDF+DOC2019年第02期 卢毅,周杰,万连城 《影响微震震源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PDF+DOC 董陇军,李夕兵,唐礼忠 《经纬度坐标下矿山微震震源深度的测定方法》PDF+DOC2015年第11期 王猛,王国富,张法全,黄桂强 《微震震源定位可靠性综合评价模型》PDF+DOC2013年第11期 李楠,王恩元,GE Maochen,刘晓斐,孙珍玉
  •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都具有快速收敛、精度较高的优点,且与震源位置的距离能够控制在10m以内。对双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83.71%,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7.77%。对三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70.67%,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39.36%。可见,该方法为深埋隧道微围岩震源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