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杰,冯世国,李天斌,王瑞红,雷岚,王飞 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出版:《岩土工程学报》2018年第11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TGC2018110100 DOC编号:DOCYTGC20181101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压电智能骨料的动态响应性能试验研究》PDF+DOC2016年第01期 张晓悦,任晓丹,李杰 《管长对带弯头管道内可燃预混气体爆炸规律及薄壁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PDF+DOC2019年第02期 陈兵,时训先,张国文,王文秀,于巧燕,赵会军,袁雄军,周宁 《柱形爆电换能器的理论研究》PDF+DOC1988年第01期 林其文,袁万宗
  • 利用已有大理岩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图,验证在0.1Hz不同加载方式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加载速率波形曲线函数的适用条件。经研究表观弹性模量的拟合系数,提出了冲击压实系数a和冲击初始弹性模量b,以及岩样内部裂隙孔洞的压密效应系数a1和滑移错动效应系数a2,且有a=a1+a2,a1>0,a2<0。指出当岩样受到荷载作用时,岩样的压密作用与滑移错动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在加载段,|a1|<|a2|,在卸载段,|a1|>|a2|,致使加载段a<0,卸载段a>0。定义了加卸载速率响应比β,表征卸载段平均切线模量与加载段平均切线模量的比值,β值越大岩石的破坏程度越大,不同频率下,砂岩在三角波和正弦波加载方式下均有β≈2。各应变片的应变、变形速率、能量值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均吻合较好,证明了在低速荷载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在高速冲击波随时间的毫秒级变化规律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拓宽了该预测公式和模型的应用范围,对位移控制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现实意义。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