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世万,杨春和,王贵宾,李二兵,陈亮 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版:《岩土力学》2017年第S2期 页数:11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TLX2017S20520 DOC编号:DOCYTLX2017S205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信息化建设框架构想》PDF+DOC2016年第05期 赵永安,宗自华,黄树桃,邬伦,蔡恒,王鹏,王洪斌 《基于OGC标准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监测数据汇聚技术研究》PDF+DOC2017年第S1期 刘原麟,黄树桃 《深埋隧洞TBM施工过程围岩损伤演化声发射试验》PDF+DOC2010年第08期 陈炳瑞,冯夏庭,肖亚勋,明华军,张春生,侯靖,褚卫江 《用于高放废物处置缓冲材料导热性实验设备的设计》PDF+DOC2010年第10期 任广元,刘晓东,陈泉水,陈庆春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材料大型试验台架和热-水-力-化学耦合性能研究》PDF+DOC2013年第10期 刘月妙,王驹,曹胜飞,马利科,谢敬礼,赵星光,陈亮
  • 为研究爆破开挖对围岩的损伤,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设施(北山坑探设施)开展了开挖损伤区(EDZ)的研究。对多个爆破回次开挖全过程进行了声发射监测试验,根据声发射撞击数演化特征,将爆破开挖围岩的损伤过程分为爆破损伤段和渐进损伤段,分析了声发射信号频率演化规律。根据两阶段信号参数特征分析了对应阶段微破裂机制,通过高频探地雷达圈定了开挖损伤区范围,发现各回次开挖损伤区的厚度与声发射撞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室内及现场试验岩石(体)的“蠕变”特征与声发射演化规律。分析认为,爆破后声发射演化特征是围岩渐进损伤过程的直接体现,渐进损伤在位移上表现为“蠕变”特征,声发射能有效地表征围岩的变形过程及其所处的损伤状态。研究成果对声发射现场应用表征围岩的损伤状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