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健辉,汤秀锋,张劲松,芮大虎,王利 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出版:《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第03期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MTKJ2016030060 DOC编号:DOCMTKJ20160300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大段面冻结斜井表土段井壁冻结压力实测分析》PDF+DOC2015年第06期 王建州,周国庆,高润飞,樊耀广,魏国军,鲍强,王涛,周檀君 《光纤传感器在煤矿井筒监测系统中的应用》PDF+DOC2016年第12期 阎家光 《光纤光栅技术在井壁融化期间变形监测中的应用》PDF+DOC2016年第11期 王太元,王侃 《沉管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PDF+DOC2017年第04期 孙斌,邓家胜,廖惠,刘言峰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模型试验》PDF+DOC2012年第02期 王强,葛超,张健,刘波,孙威,刘琳,王绍东,向晖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冻结立井施工监测中的应用》PDF+DOC2011年第11期 张鹏,乔熙,胡琛琛,刘阳 《基于井壁监测系统的井筒整体安全性分析》PDF+DOC2011年第06期 于远成,李永松 《马岭河特大桥8~#承台及塔座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PDF+DOC2009年第03期 靳如平,黄凡,刘志勇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机自动测温技术研究》PDF+DOC2014年第03期 魏宗勋,朱惠伟 《蒙西矿区大直径立井信息化施工》PDF+DOC2013年第11期 李永利
  • 为了探讨冻结法井筒施工发生管涌事故的原因,以平煤一矿北三回风井为例,在混凝土井壁出现大量不规则而且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后,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对管涌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管涌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施工工艺不合理,如冻结管孔偏斜较大,注浆压力过大,混凝土浇筑不连续而出现施工冷缝,爆破装药量过大而引起的震动,致使混凝土在终凝前后就已产生载荷型裂缝;2混凝土配比、生产与养护不合理,如混凝土没有达到实际设计强度等级,无生产、浇筑养护措施,从而无法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即收缩裂缝;3地质条件的限制,如事故段岩石破碎,高角度裂隙发育,裂隙承压水压力大,构造应力大;同时,裂隙承压水与井壁外侧呈点接触或线接触,从而造成应力集中,发生横截面失稳现象。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