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世藩 单位: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八五一一研究所 出版:《航天电子对抗》1998年第04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TDZ1998040050 DOC编号:DOCHTDZ199804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矿用激光甲烷遥测仪动态响应时间测定装置研究》PDF+DOC2019年第04期 梁龙,向艳芳,何巍 《500m激光传输路径大气光学参数遥测系统》PDF+DOC2000年第02期 刘小勤,谭锟,曾宗泳,肖黎明,翁宁泉 《反传感器低能红外激光武器述评》PDF+DOC1998年第04期 施德恒,高宗江 《一种激光同步扫描视觉系统的分析》PDF+DOC1993年第06期 许世文,王钧生 《凝视式红外传感器——具有10~6探测元件的热成象列阵》PDF+DOC1981年第01期 Donal B.Lloyd ,杨川梅 《双端激光位移法测量材料高温热膨胀系数》PDF+DOC2020年第04期 白晨,刘少坤,邓承继,尹玉成,魏耀武,戴能利 《激光直线度测量仪设计》PDF+DOC2005年第01期 李鹏 《硅基液晶激光投影中散射体散斑抑制作用的研究》PDF+DOC2010年第03期 孙鸣捷,陆祖康 《基于157nm激光制作的微光纤F-P折射率传感器》PDF+DOC2009年第01期 刘为俊,饶云江,冉曾令,廖弦 《基于波速分析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PDF+DOC2014年第12期 曾伟,王海涛,田贵云,胡国星,杨先明,万敏
  • 激光致盲武器的作战应用,标志着定向能武器时代的到来。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主要用来破坏光学精确制导导弹传感器的激光致盲传感器武器已经日趋成熟,研制型号很多,有些已陆续装备部队。通过对已定型的致盲传感器武器的分析,证明对光传感器永久性破坏距离在几km的范围内,而对传感器的致眩距离均超过8km。论述了激光破坏传感器的机理以及激光破坏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等。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