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煜洲,邬小玫,方祖祥 单位: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0年第01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HYC2010010190 DOC编号:DOCSHYC20100101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频率适应性起搏与心电图》PDF+DOC2015年第01期 崔俊玉 《单腔体动和QT间期双传感器频率应答性起搏的探讨》PDF+DOC1996年第04期 钱卫民,冯建章,吴书林,尹滔业 《频率反应心室起搏的动态心电图观察》PDF+DOC1995年第03期 李国强,王中干,王方正,余培桢,王锦志,吴海英,万立礼,路黎明,陈新 《可对情绪变化起反应的闭环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PDF+DOC1999年第03期 华伟,王方正,张奎俊,余培桢,王锦志,马坚,楚建民,孙瑞龙,陈新 《频率应答起搏器传感器技术改进》PDF+DOC1994年第05期 苏涛 《双传感器频率调节性单腔起搏器》PDF+DOC1995年第09期 马坚,王方正,张奎俊,王锦志,余培桢,田瑞国,王玉山,尹彦琳,孙瑞龙,陈新 《体动型频率自适应心脏起搏模型实验研究》PDF+DOC1995年第01期 杨昭,黄诒焯 《可编程起搏器》PDF+DOC1990年第03期 葛伟庆 《两种不同类型起搏器传感器对情绪刺激频率适应性反应的比较》PDF+DOC2009年第01期 佟佳宾,杨杰孚,邹彤,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6年第04期 潘文志,宿燕岗
  • 起搏器的频率自适应功能可以弥补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问题。其实现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与人体代谢水平相关的生理或非生理参数,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传感器指示频率”,以此提供与代谢水平相适应的起搏频率进而调整心输出量。频率自适应功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众多起搏器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