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红秀,李洪波,李卫东,骆德汉 单位:中山大学 出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2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SDZ2010020050 DOC编号:DOCZSDZ201002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传感器分析技术于烟用成品料液的质量判别研究》PDF+DOC2020年第04期 李薇,闻静,李迅燕,吴志英,周东,杨涓 《加工中心镗削刀具磨、破损检测的研究》PDF+DOC1995年第02期 梁积中,雷鸣,吴雅,杨叔子 《电子鼻技术在谷物霉变识别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潘天红,陈山,赵德安 《基于传感器动态检测和神经网络的气体识别》PDF+DOC2005年第05期 李广义,黄家锐,苏润,黄行九,刘锦淮 《用于易挥发性化学品检测的实用电子鼻算法研究》PDF+DOC2011年第01期 董志钢,李民强,罗涛,刘锦淮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小麦活性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0年第06期 伟利国,张小超,赵博,李福超 《电子鼻鉴别有机磷农药的一种特征提取方法》PDF+DOC2009年第09期 徐茂勃,殷勇,于慧春 《基于嗅觉神经网络采用时间序列的电子鼻模式分类方法》PDF+DOC2007年第09期 傅均,李光,Walter J. Freeman 《电子鼻信号特征提取与传感器优化的研究》PDF+DOC2006年第03期 海铮,王俊 《电子鼻系统识别罗非鱼品质劣变的传感器筛选研究》PDF+DOC2013年第11期 钟赛意,刘寿春,秦小明,王维民,林华娟,谌素华
  • 以新西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四类鱼(红甲鱼、鲂鱼、唇指鲈和(澳洲)鲹)为对象研究鱼的新鲜度。在同一实验室环境下,运用便携式电子鼻Cyranose 320测量这四类鱼被储藏第1,2,5,6,7,8,9,10(第3,4天的未测量)天后对应的同一样品,每个样品测量一次对应每个传感器平均采样2000个左右数据,获得大约2.048×106[4(鱼)×8(天)×32(传感器)×2 000(采样)=2 048 000]个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处理,得到传感器对每类鱼每天的响应模式,进而估计鱼的新鲜度,获得了91%以上的正确识别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可行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