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长华,王春晓,贾思洋,杨青军 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版:《》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YKX2016080130 DOC编号:DOCHYKX20160801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深海技术装备研制现状与展望》PDF+DOC2016年第12期 李硕,唐元贵,黄琰,刘铁军,刘健,李彬,张鑫,栾振东,王永杰 《基于智能绞车的水下实时剖面观测系统》PDF+DOC2017年第09期 綦声波,江文亮,刘贵杰,王新宝 《“浮星”自持式剖面浮标研究现状及进展》PDF+DOC2019年第06期 刘家林,李醒飞,杨少波,李洪宇,徐佳毅 《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PDF+DOC 刘长华,王春晓,王旭,贾思洋 《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集成技术分析》PDF+DOC 王靖宇 《国产HM2000型剖面浮标CTD传感器的校准及其漂移现象分析》PDF+DOC2018年第09期 张素伟 《云南天文台改造后一米库特天文光谱观测处理系统跨入国内先进行列》PDF+DOC1999年第02期 陈彪 《国际海洋观测技术发展趋势与中国深海台站建设实践》PDF+DOC2012年第02期 李健,陈荣裕,王盛安,毛华斌,何云开,隋丹丹,谢强,施平,杨跃忠,王东晓 《日照海洋观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PDF+DOC 宋升锋,侯继灵,胡颜开 《海洋立体环境综合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DOC2015年第02期 马宇坤,戴俊
  • 为了对我国近海海域进行剖面观测,获取到多层位水体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尝试依托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站10 m浮标系统的锚系,采用在锚系上挂载自容式组合传感器方式,获取到8个观测周期共412 d的有效剖面观测数据,观测层位分布于10,20,30 m 3个水层;通过结合浮标获取的表层温度数据与3个水层的对比分析表明,锚链式剖面观测方案在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基于海面浮标载体进行剖面观测的有益尝试,可在我国构建的海洋浮标观测网络上进行广泛应用,将为我国近海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水面-水体全序列系统观测数据资料,从而为近海海洋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