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克铭,李国花,陈朗星,朱燕 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 出版:《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4年第06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BDTX406.0020 DOC编号:DOCBDTX406.00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ISFET传感器不稳定性的起因及其改善技术研究》PDF+DOC1993年第04期 陈克铭,李国花,陈朗星,李夏,朱燕 《基于ISFET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05年第03期 曾磊,王建业,孙晓翔,杨秋冬,黄宜平 《氟离子敏场效应管的研制》PDF+DOC2002年第09期 张虹,韩泾鸿 《集成化离子敏场效应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DOC2008年第02期 王春华,赵岩,杨昌勇,黄岩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ISFET)的研究进展》PDF+DOC2007年第06期 张彩霞,马小芬,申霖,邓家春,华玉林,印寿根 《基于DSP的新型pH值和离子浓度测量控制系统》PDF+DOC2007年第04期 王春芳,王世伟 《新型pH值和离子浓度测量仪的研制》PDF+DOC2007年第01期 张宁,王春芳 《多通道半导体离子传感器的研究》PDF+DOC1995年第02期 傅敏恭,龙定华,邹子亚 《化学量传感器》PDF+DOC1990年第02期 武世香,虞惇,王贵华 《DNA场效应晶体管的研制》PDF+DOC2003年第09期 顾丽波,韩泾鸿,张虹
  • 本文提出了关系到ISFET不稳定性的三个原因:(一)Si_3N_4膜表面或其缓冲溶液中。停留的羟基团是非常活泼,容易增加或失掉电子.这是氢离子敏FET传感器长期不稳定性的原因.(二)氢离子敏FET传感器的稳定性,随着ISFET的制作过程中沉淀条件而变化,这也是ISFET不稳定性的另一原因.(三)缓冲溶液的pH随着测量过程和时间而变化,这也助长了氢离子敏FET传感器的不稳定性,但不是pH-ISFET本身的不稳定性原因.我。们利用了再调整和控制羟氨基团比率的技术来提高ISFET的稳定性.这种改进稳定特性的技术在实践中是有效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