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明,张彤,刘丽,徐宝琨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出版:《传感器与微系统》2005年第03期 页数: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QJ2005030300 DOC编号:DOCCGQJ20050303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微结构气体传感器的加热器设计与模拟》PDF+DOC2004年第05期 张彤,杨广立,李春明,徐宝琨 《一种新型微结构气体传感器电极设计分析》PDF+DOC2012年第12期 韩郁,刘丽,陕皓,王连元,李守春,李伟,田云霞,魏爱国 《气体传感器阵列中微加热器的发展现状》PDF+DOC1998年第04期 何秀丽,南金,戴国瑞 《微机械加工的微结构型电化学传感器》PDF+DOC 周仲柏 《加热薄膜电容式气体传感器》PDF+DOC1993年第03期 彭士元 《共平面低功耗CO气体传感器的设计及制作》PDF+DOC2009年第06期 刘丽,张彤,王连元,田云霞,范会涛 《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优化设计微气体传感器结构》PDF+DOC2005年第02期 张彤,李春明,刘丽,徐宝琨 《硅基微结构气体传感器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分析》PDF+DOC2003年第04期 杨广立,张彤,李春明 《基于γ-Al_2O_3膜微加工煤油传感器研究》PDF+DOC2012年第03期 张洪泉,乔英杰,范茂军 《基于MEMS叠层微结构的SO_2毒气传感器》PDF+DOC2008年第06期 施云芬,施云波,刘月华,冯侨华,赵文杰,雷廷平
  • 利用SiO2相对于SiNx有更低的热导率,作为膜式微气体传感器的热绝缘和电绝缘层,而单晶Si适合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倒杯状结构来支撑SiO2膜。将膜式微气体传感器中的加热器和信号电极设计在一个平面上,以减小工艺复杂度,获得较高的加热效率。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分析比较加热器和信号电极在不同宽度与间距时的温度分布。当设定加热器宽度为50μm,信号电极宽度50μm,加热器和信号电极间距为25μm,微气体传感器将获得更低的功耗和比较均匀的中心温度分布,有利于传感器整体性能的提高。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