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会彬,孙玉香,刘利民,冯勇,王以俊,葛运建 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东南大学 出版:《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第08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JS2011080120 DOC编号:DOCCGJS20110801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维力传感器静态解耦的研究》PDF+DOC2002年第24期 姜力,刘宏,蔡鹤皋,高晓辉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法的多维力传感器静动态解耦研究》PDF+DOC2017年第04期 夏秋,潘广香,卢淑群,马其江 《多维力/力矩传感器静态解耦的研究》PDF+DOC2004年第03期 姜力,刘宏,蔡鹤皋 《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六维力传感器动态解耦研究》PDF+DOC2016年第05期 王毓,许德章,张家敏,许曙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解耦算法》PDF+DOC2017年第05期 李映君,韩彬彬,王桂从,黄舒,孙杨,杨雪,陈乃建 《基于RF-GA的六维力传感器解耦方法》PDF+DOC2020年第05期 徐家琪,龙建勇,孙炜,王耀南,梁桥康 《多维力传感器静动态联合解耦补偿方法》PDF+DOC2000年第03期 徐科军,李成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新型布片和解耦方法》PDF+DOC1999年第02期 张为公 《多维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PDF+DOC1999年第06期 殷铭,徐科军,戴先中 《多维力传感器设计的评价准则与优化设计研究》PDF+DOC1997年第04期 陈雄标,袁哲俊,姚英学
  • 耦合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维力传感器中,多维力传感器输出如不经过解耦,数据直接应用到机器人操作中,会导致机器人的误操作。针对存在的耦合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多维力存在的耦合原因,根据产生原因将耦合分为两种形式:结构耦合和误差耦合,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耦方法-基于线性神经网络解耦方法,与传统解耦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解耦合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