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会杰,蒋宾,潘玉兰,李永梅,马燕,杨广容 单位: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出版:《食品科技》2019年第01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SPJ2019010610 DOC编号:DOCSSPJ20190106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电子鼻评价不同萎凋工艺对红茶香气的影响》PDF+DOC2020年第01期 李晓晗,陈慧敏,王宝怡,石知钢,张新富 《基于电子鼻的有机正山小种红茶的检测》PDF+DOC2015年第11期 王帅,李文举,韦丽华,刘轶,邴芳玲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季节山东绿茶香气的分析》PDF+DOC2020年第10期 王宝怡,王培强,李晓晗,石知钢,张新富 《电子鼻在对北京烤鸭香气评价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11期 陈英娇,周小理,周一鸣,文浪,谢凡 《电子鼻在芒果采后病原菌种类判别中的应用研究》PDF+DOC2014年第12期 李敏,胡美姣,张正科,梁秋南,杨冬平,陈亮,郑淑英,高兆银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研究》PDF+DOC2014年第24期 钱丽丽,乔治,左锋,张东杰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茶叶香气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PDF+DOC2020年第06期 杨雪梅,赵建锐,王智慧,武珊珊,李家华 《SPME/GC-MS法结合电子鼻技术测定茶叶中的香气成分》PDF+DOC2019年第02期 范霞,陈荣顺 《基于仿生嗅觉的中药材鉴别的实现》PDF+DOC2009年第04期 刘红秀,姬生国,庄家俊,李卫东 《利用电子鼻区分不同国家的烤烟》PDF+DOC2008年第03期 朱先约,宗永立,李炎强,谢剑平
  • 采用电子鼻AIRSENSE PEN 3测定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生产时间的13个名优绿茶和6个红茶的香气组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香气主成分进行分类判别。电子鼻10个传感器对绿茶和红茶香气组分均有较好的响应,结合PCA分析,从红茶中提取出氮氧化合物、甲烷类、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4类香气主成分,绿茶还包括醇类和醛酮类,有5类香气主成分;PCA和LDA对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率有明显差别,绿茶干茶和茶汤的PCA判别率分别为96.86%和94.71%,高于红茶的87.29%和89.63%,而红茶干茶和茶汤的LDA判别率为92.92%和94.92%,高于绿茶的70.95%和73.75%;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分类效果LDA优于PCA,两者基本将茶叶香气按产地、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级及贮存时间区分开。电子鼻应用于茶叶香气检测和判别要与茶叶感官审评、影响茶叶香气因素及其他茶叶香气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对茶叶香气的整体特征进行科学评价与合理鉴别。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