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翡翠市场早就存在不法商人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翡翠进行染色,对外表进行“净化”,对内部杂色进行消除。

翡翠的三级分类或四级分类系统已经在全世界翡翠市场得到普遍应用,这套分类系统主要用于鉴定翡翠是否经过人工加色、填充或用过其他物理及化学方法“改善”外观。

A货是指不经过任何除抛光、切割、雕刻以外的方法加工的翡翠制成品。

表面处理是作伪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改善光泽,填充表面破碎和不平之处,在蜡中浸泡是伪造、加工翡翠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用来“改良”抛光以后的翡翠成品。

B货就是为了从翡翠的界线和裂纹之间除掉褐色或者黄色,使用物理及化学方法,例如漂白、酸液浸泡等对翡翠进行处理。

由于这种加工过程会使翡翠表面产生裂缝,所以,往往将石蜡注入漂白后的翡翠,或者用聚合物树脂填充裂缝。这样做的结果是翡翠的透明度和颜色将得到重大改善。

然而,对这种作伪手段进行识别一般都需要红外线,在宝石实验室中才能进行。

在一些B货中,填充过树脂的手镯能在高倍显微镜下识别出。使用有机染色剂加工过的翡翠材料生产的绿色、淡紫色翡翠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盛行。

一般来说,染色作伪可以被显微镜发现。另外,在可见频谱630~670纳米的地区如能见到红色,一般认为翡翠已被染色。

另外,一些新品种的染料可以在600纳米处显示较窄的宽度。因为一些翡翠仅仅局部被染色,检查必须完全而彻底。

填充处理过的翡翠

填充处理过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