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库兹韦尔(作者),马尔科夫(作者),乔治·戴森(作者)&0更多 出版:人邮图书 图书简介 "

作者介绍:

李 涛(1975年10月出生),2004年7月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先后任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FIU) 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正教授 (Full Professor) 、研究生主管(Graduate Program Director),FIU计算与信息学院数据挖掘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2016年入选创新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李涛博士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信息检索及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在基于矩阵方法的数据挖掘和学习,音乐信息检索,系统日志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各种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有影响力的研究。 由于在数据挖掘及应用领域成效显著的研究工作, 他曾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杰出青年教授奖 (NSF CAREER Award, 2006-2010)和 2010 IBM大规模数据分析创新奖 (Scalable Data Analytics Innovation Award). 同时, 他还是数据挖掘国际权威期刊 《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和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杂志的副主编。 李涛博士在国际著名会议及期刊上已发表超过两百篇文章(绝大多数被EI/SCI检索)。根据Google Scholar的统计,李涛博士的引用指标 H-index=48, 总引用次数超过8700次。

内容介绍:

本书以当前热点的数据挖掘应用贯穿全书,通过详解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系统日志、工作票、可持续性研究、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系统、社交媒体、生物信息学与健康医疗、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学习数据挖掘技术。本书融入了数据挖掘前沿技术和典型应用,不仅适合热爱和关心数据挖掘技术的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士阅读,还适合作为各大高校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课堂的实践教材和参考书籍。本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挖掘技术背后的根源和本质。" 作者段落 "李涛 (作者)" 图片名 31pbsUyrQVL 结束 标题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列(套装3册) (湛庐文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 纸质书价格 ¥163.49 电子书价格 ¥130.79 专题 湛庐文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 文件大小 23023 KB 纸书页数 1000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1日)
服务:人工校对0错代录+录完后精校排版 此为收费服务:会收取文档代录之人工费 预估录入后页数:1000(带目录书签跳转) 请支持正版图书,莫将本服务所得用于非法目的 ✅文档录入及格式制作人工服务,非骗流量 ❤️ 录入后格式:PDF、Word、PPT、ePub、TXT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列(套装3册) (湛庐文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ePub+AZW3+PDF+高清)电子书下载 库兹韦尔(作者),马尔科夫(作者),乔治·戴森(作者)&0更多

《人工智能的未来》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的未来》作者库兹韦尔认为,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储存在云端的“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将实现“对接”,世界将开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奇点”到来!那个时候,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人还能称之为人吗?

库兹韦尔把“奇点”当作一个绝佳的“隐喻”:当智能机器的能力跨越这一临界点之后,人类的知识单元、链接数目、思考能力,将旋即步入令人眩晕的加速喷发状态——一切传统的和习以为常的认识、理念、常识,将统统不复存在,所欲的智能装置、新的人机复合体将进入“苏醒”状态。

库兹韦尔通过对人类思维本质的全新思考,大胆地预言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他坚信,未来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它们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并可放置在云端,与遥远的人类生物大脑远程相连。那时,或许人工智能真的能够与人类相媲美!

《与机器人共舞》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人工智能会像200年前的电力那样颠覆世界吗?

未来的机器人是否真的会像电影《Her》《机械姬》中那样具备最高级的人类智慧,进而取代人类?

奇点来临时,人类将何去何从?

在《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马尔科夫将带领我们寻找答案。

约翰•马尔科夫在他的重磅新作《与机器人共舞》一书里,从多个维度描绘了人工智能从爆发到遭遇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发展历程,直击了工业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语音助手Siri等前沿领域,进而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智能增强(IA)的终极关系,而马尔科夫也会剖析“人与机器谁将拥有未来”这一机器时代的核心伦理问题。

《与机器人共舞》是国内首套最权威、最重磅、最系统、最实用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之一!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具可读性的人工智能史著作。约翰•马尔科夫重新定位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目前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内极具力度的深思之作。

《图灵大教堂》

[内容简介]

1936年,时年24岁的图灵宣称:“发明一台可用于计算任意可计算序列的单一机器是有可能的。”在《图灵的大教堂》一书中,作者乔治•戴森着重介绍了一小群人,为首的是供职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约翰•冯•诺依曼,他参与建造了最早的一台计算机,以实现艾伦•图灵提出的通用机的愿景。他们的工作打破了用于表意的数字和用于运算的数字之间的区别,世界因此而改变。

科学家们使用5千字节的内存(相当于现代计算机桌面上显示的光标所分配的内存大小),在天气预测和核武器设计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他们还利用空闲时间解决各种问题——从病毒的进化到恒星的演变。

戴森教授的叙述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富于预见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数字宇宙的爆炸提供了新的且重要的信息。代码和计算机的兴起伴随着两大历史性的发展:生物学自我复制序列的破译和氢弹的发明。最具破坏性和最具建设性的人类发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