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裕酒坊”,即为后来驰名的“成义烧房”前身。该酒坊的创始人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祖辈自康熙年间来黔经商,遂定居遵义府,此后子孙均以经营盐业为生。华联辉为咸丰乙亥科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任职于四川盐法道总文案。胞弟华国英为清末举人,官至四川官盐总办。华氏兄弟在官府任职的同时,在贵阳、茅台设“永发祥”“永隆裕”盐号。“成裕烧房”附属于“永隆裕”,不久更名为“成义烧房”。其拥有两个窖坑,年产约1750公斤,酒名“回沙茅酒”,由其家族经营的盐号经销。、

“成裕”招牌

“成裕”招牌

光绪五年(1879年),仁怀县绅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股收购偈盛酒号创立“荣太和烧房”。经营初期由孙全太掌柜,但因孙全太家距茅台村较远,便由石荣霄全权负责,后孙全太中途撤资,还以石荣霄账目不清提出诉讼,石荣霄以200两纹银连股带息退还孙全太,此后“荣太和烧房”更名为“荣和烧房”。数年后,王立夫病逝,其子王和星虽有股权,但烧房实际已完全落入石荣霄手中。石荣霄原姓王,因其为石家所收养,故姓石。王立夫死后,石荣霄又复王姓,到石荣霄长孙王少章之时,“荣和烧房”已为王家独揽。

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贵阳人周秉衡在茅台创立“衡昌烧坊”。周秉衡原在贵阳与人合伙开设“天福公”商号经营鸦片,但看中茅台酒销售的火爆,从而开始投资生产经营茅台酒。其在茅台村以800块大洋购得可建5间厂房的土地,并修建了17个大窖,于两年后正式投产经营。但是时隔不久,贵阳“天福公”商号破产,周秉衡只得将“衡昌烧坊”流动资金挪用还债,只留下酒师和一个帮工,其余近30名工人均被迫解雇,生产勉强维持。在此窘境之中,“衡昌烧坊”一拖就是八年之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周秉衡与金融家赖永初合伙组建“大兴实业公司”,共集资8万银元,周秉衡以酒厂作股,由赖永初任总经理,周秉衡任副经理。由于周秉衡之子周扶常在公司派往四川合江坐庄运销花纱布和香烟之时,成天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亏空现金2万多银元。此时,赖永初亲自到泸州、合江查账,要求周秉衡替子还款。周秉衡只得将“衡昌烧坊”转于赖永初用于抵账,赖永初补周秉衡7000银元。此后,“恒昌烧坊”由赖永初接手。

恒昌烧坊

恒昌烧坊

恒昌烧坊

恒昌烧坊

民国三十年(1941年),赖永初将“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房”,并扩大经营。工人人数最多之时达60余人。异军突起的“恒兴烧房”首先创立了中英文赖茅商标,成为茅台酒业领导者。

至此,“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三足鼎立,这三家酒坊所产酒的名称分别为“华茅”“王茅”和“赖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给茅台酒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20世纪50年代,政府通过赎买“成义”、没收“荣和”、接管“恒兴”烧房的方式,组建了国营仁怀茅台酒厂,开始使用“贵州茅台酒”这个崭新的茅台酒商标。

“荣和”烧房酒标

“荣和”烧房酒标

1953年,茅台酒开始出口,新的“金轮”(即后来的五星商标前身)“飞天”“葵花”商标逐步启用,这也标志着贵州茅台酒多元化发展已经开始。

1955年,茅台酒厂升格更名为贵州省茅台酒厂;1986年,再次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至1997年企业改制,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国有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