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益春,郭海波,罗海军,祝世军,鲁华,张微,王萍亚 单位:北京市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方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年第08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PAJ2019080030 DOC编号:DOCSPAJ20190800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PDF+DOC2012年第03期 易良键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装备”专题征稿函》PDF+DOC2016年第02期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PDF+DOC 刘凤银,陈嘉仪,黄燕璇,凌玉潮,谢薄冰,袁学文,穆洪涛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PDF+DOC2017年第12期 刘慧清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DOC2019年第31期 高勇,郭艳,安维,张娟丽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PDF+DOC1995年第01期 于长春,王庆华,王海红,孟迪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05期 陈燕,刘杰,李玉兰,刘芳生 《生物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PDF+DOC2009年第11期 赵涛,郝红,管晓玉,林根尧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PDF+DOC2009年第05期 熊强,史纯珍,刘钊 《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PDF+DOC2008年第07期 周焕英,高志贤,孙思明,王红勇
  •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中最常见的贝类毒素之一,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事故发生率也最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对该类毒素的检测监控成为保障海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小鼠生物检测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缺少用于现场检测的快速筛查技术。因此,开发快速、灵敏、准确、低成本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目前开发出来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层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各方法的特点迚行分析。最后对未来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迚行了评述,幵对发展趋势迚行了展望。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