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祖文,黄光智,丁晓雯 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出版:《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年第12期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PFX2018120440 DOC编号:DOCSPFX20181204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PDF+DOC2015年第01期 费永乐,王丽然,李书国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马达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 张捷,王佩荣,张惠媛,顾德周,汪琦,卢晓宇,张昕,陈广全,乐加昌 《水质及食品中铅含量检测技术进展》PDF+DOC2015年第16期 古廷思 《食品中痕量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23期 吴璟,雷红涛,沈玉栋,王弘,杨金易,孙远明,徐振林 《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研究进展》PDF+DOC2019年第21期 单小莉,陈子龙 《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8年第20期 王亚丽,钟琴华,池祯婧,陈茂林,黄其昌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1年第03期 郭桂萍,葛红梅,王匀,张文国,倪鹏 《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1年第10期 邱杨,田聪,余以刚,肖性龙,李聪聪,刘建丽,赵丽,梅艳群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检测技术》PDF+DOC2007年第01期 谢国明,郑军,赵巧玉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03期 刘毅
  • 丙烯酰胺是人类可能致癌物,存在于各类油炸及焙烤的高碳水化物食品中。我国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没有统一限量标准,因此加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检测显得尤其重要。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常规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新型的检测技术如基于褐变的快速测定、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法及荧光传感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更高效、实用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思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