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市场经济的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真假易辨

翡翠的真假易辨,是翡翠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翡翠的鉴定标准非常严格,必须是纯天然形成的翡翠才被认可,要求其内部结构没被破坏,颜色必须是天然形成的。某些宝玉石品种的鉴定标准,允许它有人工优化,比如加色、高温优化、辐射改色等。

翡翠的鉴定标准,几乎杜绝了所有造假的可能性,只要是动任何手脚,都会被认定为B货或C货。翡翠的权威鉴定机构很多,大多数城市都有,鉴定费用也很实惠,给大众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

二、容易评估

“黄金有价玉无价”,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误解较大,听到“玉无价”就敬而远之。这句话并不是说玉商会漫天要价,它的第一层意思是“黄金易得,美玉难求”,说的是美玉的稀缺性。历史上就有秦王愿拿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故事,其价值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是仅用价钱可以衡量的。

另一层意思是黄金有价格标准,而美玉没有价格标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翡翠的价格标准,虽然很难量化计算,但是也客观存在。大多数时候是通过对比法,靠经验去判断的。行内专业人士对翡翠价格的判断,都非常接近,差别通常都在10%之内。

总体来说,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大众对翡翠价格的判断也将会越来越精准。

三、便于流传

相比较于其他艺术收藏品,翡翠容易长期保存和流传。翡翠有很高的硬度和韧性,不容易磕碰损伤;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环境里几乎不会产生变质。某些艺术收藏品就不具备此类特性,比如字画,虽然也有流传千百年的作品,不过都要时刻小心保管,稍有不慎就容易损坏。

翡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品质上,并不体现在体积上,哪怕是价值几百万的翡翠都能随身佩戴,携带的便利性远超过瓷器、木雕和金银器等。

四、资源稀缺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说:“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中国也有句话说:“物以稀为贵”,用这两句话来理解翡翠市场是再适合不过的。翡翠行业的供给是指翡翠原材料,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几千万年才形成的,其资源主要掌握在缅甸政府和部分矿主手里。

供应渠道为每年两次的缅甸翡翠公盘,以及缅甸矿主参与的国内翡翠公盘。与翡翠市场的巨大需求相比,翡翠原材料显得非常稀缺,这种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也导致翡翠的价格持续上涨。